在第七次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工作会议
暨老年基金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陈传书
(2012年11月2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之际,我们在老龄事业先进地区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第七次全国爱心护理工程会议暨老年基金会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总结交流经验,研究推进“爱心护理工程”工作,很有意义。受民政部党组和李立国部长委托,我谨代表民政部、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老年护理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并向为此次会议提供大力支持的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2006年以来,以老年人长期照料为中心内容的“爱心护理工程”,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积极组织下,在众多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的主动参与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爱心护理工程”由刚启动时的7家,发展到现在的350家,为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刚才,李宝库理事长报告,全面总结了“爱心护理工程”前一段工作情况和经验,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和要求,讲得很好,代表了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意见,希望各地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发展老年康复护理事业的重大意义。
中共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大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和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是推动老年康复护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动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要求加强老年护理机构建设。2011年10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阶段的老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发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号召,我们要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充分利用当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抚养比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全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大家知道,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建国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进入老年,今后20年,我国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口近千万。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预计到明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就将达到2亿,2025年突破3亿,2033年达到4亿。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占世界的2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一是未富先老,二是未备先老,三是健康水平较低,四是家庭功能弱化。我国老年人口长寿不健康现象尤为突出。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健康寿命为70岁,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超过60%,而我国仅为66岁和43%,疾病发生率和失能率明显偏高,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例数将由当前的1.1亿例增长到2050年的3亿例。同时,随着家庭的小型化、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将大大弱化,社会养老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据预测,老龄化高峰时期,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达9700多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接近1亿,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0%以上。当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和床位严重不足,养老服务业体制机制不完善,养老服务人力短缺等矛盾日益突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形成,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亟待建立,具有临终关怀功能的老年护理机构数量不足,失能老人的护理的供需矛盾突出。根据调查,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的19.0%,到“十二五”末期,这一数字将达4000万人。解决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问题,将越来越成为涉及千家万户和亿万老年人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老年是人生的最后一个生命阶段,如何让老年人有尊严的生活,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现实问题,也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让年迈体衰的老年人有照料、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切实增强发展老年康复护理事业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推进“爱心护理工程”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上存在着重供养、轻护理的倾向。公办养老机构仍是供养型居多,民办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大多规模小、设施简陋、发展后劲不足。我们要从积极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入手,推动“三个转变”:一是健全护理保障制度,在养老服务投入方式上由“补机构”为主向“补人头”转变,把选择服务的权利交给老年人,营造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功能互补、平等竞争市场环境,促进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加大对老年康复护理事业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公益性养老机构由供养型为主向康复护理型为主的转变,满足老年人生活照顾、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需求。三是完善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政策,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由个体经营向连锁经营转变,培育知名品牌。“爱心护理工程”的实施,对于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爱心护理工程”实施6年多来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老年护理工作作为发展中的新兴事业,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和科学管理方式,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切实落实和完善《爱心护理工程工作规程》,创建和完善服务标准,做好建设发展规划,培育一批老年护理职业化、经营服务规范化的示范典型。要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重视护理技术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护理人员队伍。“爱心护理工程”是一个发展老年护理服务的良好平台,要继续通过制度化建设和创新发展,使之成为引领我国老年护理服务的一支中间力量。
三是要进一步广泛动员、扩大参与,切实发动更多爱心人士关心关注支持“爱心护理工程”。
“爱心护理工程”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广大老年护理工作者的辛勤奉献。要着力树立慈善品牌形象,扩大社会宣传,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发动有爱心的社会知名人士,关心和支持“爱心护理工程”的开展,为老年护理工作贡献力量。在这方面,各级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各级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能动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募集社会善款,共同推动“爱心护理工程”蓬勃发展。广大爱心护理试点单位是“爱心护理工程”实施的重要基础,正是你们的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推动了爱心护理工作的持续开展。我看了今年全国敬老主题教育评选活动中“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候选人员的公示,其中不少就是我们的敬老院院长、护理院长和敬老院、护理院的工作人员,你们数年、数十年如一日的战斗在老年护理一线,不愧是孝亲敬老的典范和楷模。希望大家继续广献爱心善举、发扬工作作风、扩大合作交流,共同推进爱心护理工作的深入持续发展。
同志们,
老年康复护理事业是一个关系亿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各级民政部门和老龄部门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鼓励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发挥作用,为“爱心护理工程”建设贡献力量,共同把得民心、顺民意的老年护理工作做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