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瑶 通讯员 戴良军
鼠年春节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始在全国蔓延。老年人是易感人群,养老服务机构是老年人密集的场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疫情暴发地湖北省武汉市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情况如何,还面临哪些问题?记者连线前方发现,武汉市民政部门紧急动员、快速行动,正在积极推动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防控工作机制,养老服务开启“战疫”新模式。
压实责任,多举措加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武汉市民政局迅速启动系列疫情防控措施,自1月20日起,针对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发出4个通知文件,制发《全市养老机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宣传提纲》《全市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统计表》及报告模板。对照民政部《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每家养老机构、每一个环节。
全面实行养老机构封闭管理。防控期间,按照“非必须、不进入”原则,取消所有老人外出及家属来院探访活动,取消院内聚集性活动,取消聚餐。疫情未解除期间不接收新入住老人。对确需返院的老人,要求养老机构内设置隔离区,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返回生活区;对机构工作人员每日上下班严格落实消毒、测体温等防控制度,返回岗位的养老服务人员,应当居家隔离满14天无异常后才能上岗。
保障居家困难老人需求。防控期间,对居家的高龄、空巢、独居、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要求各社区、村及各养老服务商合理调配人手,保证各项服务尤其是助餐、送餐服务的持续开展,落实每日关怀、定期巡访等制度;依托“互联网+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受理对接老人需求、提供上门服务,保证“联系不断线、服务不断档”。
通过增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风险意识、制定疫情应急预案、压实养老机构院长第一责任、严格落实信息上报制度等多项措施,确保全市养老机构防疫部署、人员排查、疫情监测到位,责任到人。
奉献担当,他们选择逆行守护
今年春节是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最“团圆”的一个春节,全体174名职工和457名老人一起过大年。
接到“集结令”,原本在武汉休假的党员、中层干部和医务人员不计得失、不计条件,纷纷返院与在岗职工并肩作战,与老人吃住一起。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他们同样是最美逆行者。
武汉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医生李永芳,老公在外,孩子一人在家,自大年三十开始,她就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仅观察所有服务对象身体状况,尽自己所能处理常见的疾病,而且还为职工测量体温,教职工正确的消毒方法,以及如何预防病毒感染。“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为了全院养老人员、职工的健康,我们不能趴下。”李永芳说。
为阻击疫情,做好防护,确保在院老人的生命健康,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开辟了感冒症状病人观察区,建立了物资捐赠渠道,进一步完善出入管理、隔离防护、医疗护理、养老服务、特困管理和生活保障等措施,努力打造疫情中心地带的一方“净土”。
截至目前,武汉市270家养老机构、2.6万入住老人已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老人1例,市社会福利院、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无确诊、死亡或疑似病例。
众志成城,亟须进一步打通后援供给链
武汉“封城”、养老机构封院后,确保养老服务机构物资供给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疫情当下,武汉市民政局多方筹措,加强养老机构物资储备保障,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对养老机构防疫支出给予补贴,摸清养老机构防护物资需求单,向市疫情指挥部提交请示制定全市养老机构生活物资需求测算表,测算近期养老机构所需食用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数量,报市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
武汉市民政局还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省红十字会等单位协调争取防护药品和物资,截至1月30日,共计募集老人常用药品2.9万盒(瓶)、口罩30.5万个、洗手液16.4万瓶、消毒液30桶、鸡蛋1.33万斤,并迅速配发各养老机构。此外,制发《关于加强养老机构捐赠物资分配使用管理的通知》,规范捐赠物资管理和使用。
即便如此,在物资整体匮乏的情况下,全市养老机构仍普遍面临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不足的问题,老年人常用药品、生活用品等也捉襟见肘,亟待支援保障。
一些养老机构特别是中小型民办机构缺少防疫技术力量,亟须卫健部门加强指导,由相关部门统一组织防疫消毒等防控措施;亟须在“抗疫”定点医院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发热老人在社区分诊后,确保疑似病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医治。
恰逢春节期间,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武汉全市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后,一时无法充实护理力量。对此,武汉市计划对长期坚持在机构内服务的护理人员参照医护人员待遇给予补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