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孝道蔚然成风
—李宝库理事长在《我的长辈》微视屏作品大赛公益活动上的发言
我代表主办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执行主办方老基会孝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说几句话。
《我的长辈》这个公益项目,向全国人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孝道。
孝道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一颗永远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民族的珍宝。
孝道的内涵,是我们的先哲孔子和孟子提出来的。孔夫子论孝,讲了三条:一是养,让父母吃饱穿暖。二是敬,在人格上尊敬父母;如果光养不敬,孔夫子说,和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呢?三是谏诤,父母有了错误,要真诚劝阻,而不是百依百顺。孔夫子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在孔子三条的基础上,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敬爱自己的父母,还要敬爱天下父母。这四条,是永恒不灭的真理,永远也不会过时。在今天,弘扬中华孝道,更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老年人需要孝。孝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后来,在书写的过程中,省去了“老”字的下半部分,上面是 “老”字的头,下面是个“子”字。先有老子,后有儿子;老子在上,儿子在下,这就是孝字的构成。可以理解为: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呵护着他;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衰老了,孩子在下面又背着父母。孝字的构成,体现了父慈子孝,人间亲情。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亚洲的一半,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今年将突破2个亿。到本世纪中叶,每3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要解决好中国的养老问题,一是发展经济,要有钱;二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把这些钱合理分配好;三是大力弘扬中华孝道,不仅政府、社会要对养老负责,每个家庭、子女也要负起责任来。这是解决好中国养老问题必不可少的道德保障。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从伦理层面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
我们的儿童需要孝。现在,“421”家庭结构很普遍,六个大人捧着一个小宝宝,一不小心,就把孩子惯坏了。家庭好比一棵树,老年人是树根,中年人是树干,孩子是树叶。现在的问题是,树根上肥料不足,树叶上肥料过多,把树叶烧坏了。老的爱小的,是人的本能,不用教就会;小的敬老的,可不是本能,而是觉悟,必须得教。你看教字的构成,左边是个“孝”字,右边是个“反文”,先学孝道,再学文化,德才兼备,才成其为教育。我们只有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合格的接班人。
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孝。我国13亿人口,4亿个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家庭怎样才能和谐呢?有一个法宝,那就是讲孝道。孝起源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起源于家庭。有了家庭,才有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才有了伦理道德。一个人只有在家里孝敬父母,才可能在外面关爱他人,报效国家。“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嘛。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而孝又是德之根本。国以民为本,民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社会和谐离不开孝啊!
《我的长辈》这个公益项目,开启微视屏,传播孝文化,真是太好了!这个公益项目,上合天理,下得民心,天时地利人和,而且,有众多电视、网络参与,有众多领导、专家和影视精英参与,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不懈努力,她一定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让中华孝道在祖国大地上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