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中心 > 老龄新闻 >
“乐龄陪伴工程”实施两周年之党政重视
发布时间:2021-11-03 16:15:39 来源:中国社会报

推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不断健全

曹玉妗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24.93%。为积极应对延边农村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不断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延边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渠道,促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安养天年。积极探索和改进供养机制,通过拓展服务功能,构建区域性农村福利中心,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农村福利中心法人地位,创新运行机制,开展“公建民营”“公办民营”“医养结合”试点等方式,推动全州农村养老机构规范化发展,农村福利中心服务保障大幅提高。全州农村福利中心床位总数达到2951张,入住院民1932人,平均床位利用率66%,全州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30.3%。同时,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全覆盖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规范化升级改造,较好地满足了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需要。

1635928557405020.png 

立健全老年人协会组织,打造服务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延边州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基层老年协会,在州委、州政府的关心下,1984年正式成立州老年人协会。37年来,全州各级老年协会发展到1663个,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超过1233个,会员人数超过20多万人,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州、县(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老年组织网络。各级老年协会以老年活动室为依托,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建设,以日间照料室为平台,重点照料农村病残、孤寡、空巢老人,为老年人提供“大院+协会+志愿者”模式养老服务;各基层老年协会广泛开展农林牧渔、加工、服务等各类创收活动,不但为老年人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也为扶贫工作探索了经验。基层老年协会已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农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赢得了广大老年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实施“乐龄陪伴工程”,推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升级。2020年9月,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延边州组织实施“乐龄陪伴工程”,在3个边境县(市)选定13个项目试点村,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为依托,发挥卫健、民政、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协会的职能作用,通过组建敬老志愿者队伍,开展关爱老年人服务等形式,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文体活动等服务,不断满足农村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项目示范点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冬季取暖费用和老年人集体活动助餐费用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各村老年协会每月组织留守老年人开展2-3次集体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文体娱乐、共进午餐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等服务,使老年人感受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提高了老年协会的影响力,壮大了基层老年协会组织,对稳边固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乐龄陪伴工程”的实施和推广,补齐了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探索了基金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有效模式,推动了基层养老服务体系的升级完善。

下一步,延边州将继续加强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的支持保障力度,发挥好各部门和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积极争取各项社会基金的支持和投入,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系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乐龄之家”让农村老年人乐开花

张智萍

 

近年来,在推进各项养老政策落实过程中,江西省遂川县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完善全县养老服务体系。特别是积极探索实施农村互助养老,争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支持实施“乐龄陪伴工程”,为全县农村老年人打造了一批集休闲娱乐、感情交流、用餐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乐龄之家”,让农村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

图片2.png 

党建引领,推动“乐龄之家”标准化建设

遂川县将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关爱困难老年人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亲自抓,组织、宣传、民政、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出台政策,明确细化“乐龄之家”建设要求,从场所、设施、用餐、管理、收费五个方面制定标准,对标建设。每个乡镇建设一个以上硬件设施良好、管理服务规范的“乐龄之家”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发展。

因地制宜,实现“乐龄之家”低成本建设

“乐龄之家”选点建设中,充分利用闲置的村级活动场所、小学校舍、祠堂等,通过改造、修缮,建设成本控制在4万元以内。管理服务上,由“入家”老人成立互助理事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目前全县“乐龄之家”总数已达218个,覆盖70%的行政村。

多元筹资,保障“乐龄之家”常态化运营

“乐龄之家”可否持续运营,资金保障是关键。遂川县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要维持“乐龄之家”的长期运营,遂川县采取“四个一点”,即“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村级筹一点、个人缴一点”的办法,保障“乐龄之家”的常态化运营。在全省率先建立星级管理机制,实行多元筹资、分档奖补。

“乐龄陪伴工程”给农村养老带来的启示

“乐龄之家”为平台的农村互助型养老逐渐成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形式,也为今后农村养老工作带来启示。

强化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突破农村养老服务工作面临的制度、服务、人才等瓶颈。坚持分类分层,按老年人困难程度、失能情况、实际需求,实施分类保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关爱帮扶制度等方式,对农村困难老年人进行巡访探视,满足其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需求。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激励,加强对为老社会服务机构的培育和扶持。加强县、乡两级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建设和人员配备,发挥对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引作用。

倡导孝亲敬老文化巩固家庭养老功能。要加强对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通过惩恶扬善,营造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建立农村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有效缓解因农村人口城镇化、计划生育实施而引发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问题。

维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长效运营。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多渠道解决农村互助养老的经费问题,实现其持续运营和健康发展。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规范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要发掘多方资源,形成社会资源投入、乡贤能人参与、群众自发捐助的良性循环局面。同时,鼓励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人力资源作用,让农村互助养老实现常态长效运营。

提升农村敬老院等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农村敬老院是基层养老的有力补充,要进一步推进农村敬老院的功能设施改造和服务能力提升,重点提高农村敬老院护理型床位的占比和护理服务能力,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以协议合作、上门服务、医养一体等形式实现医养结合,充分适应农村老年人长期护理、医疗服务等需求,在满足政府兜底保障对象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放,使之成为综合型农村养老服务中心。

(作者系江西省吉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遂川县委书记)

 

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托起最美“夕阳红”

马保岭

 

推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环节,是补齐民生短板、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农村养老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举措、加大投入,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图片3.png 

城乡一体,提升保障力

章丘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坚持把农村养老服务纳入全区城乡发展一体化议程,推进城乡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养老设施配置均衡可及,让农村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将农村养老工作列入全区工作大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农村养老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各部门力量突破影响农村养老发展瓶颈。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列入镇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逐步打造了功能定位清晰、任务明确的镇街敬老院、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三级农村养老”体系。通过对全区所有镇街敬老院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提高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水平;发挥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农村幸福院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功能定位,积极开展助餐、助浴、居家、娱乐等服务。目前,章丘共建有农村养老设施431处,其中,镇(街)敬老院10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9处,农村幸福院402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农村幸福院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6%,养老床位8272张,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点突破,提升创新力

针对农村养老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章丘区率先在保障特困人员、重残以及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养老需求上求突破。2017年,在黄河街道开展农村养老服务试点,开创“贫贫互助”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有劳动能力的助老员,为农村贫困留守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取文祖、刁镇等五个镇(街)的部分村进行试点,在每个试点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其统一购置洗衣机、净水器、暖瓶、清扫工具等,通过建立人员选择、服务监督、奖惩淘汰“三项机制”,实现门面装修、服务标识、服务设备、服务规范“四个统一”,提供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日常代办、康复照护、精神慰藉等“五项服务”。提供服务的贫困户每月可获得600至800元报酬。“贫贫互助”实现了脱贫和解困双赢,为携手迈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借势借力,提升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先后捐赠价值238万元的资金和养老物资,用于“贫贫互助”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和运营,为农村孤困留守老人发放孝老爱心包,并为刁镇街道逯家村修建乐龄老年文化广场。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使“贫贫互助”项目扩展到4个镇(街)的13个村,全区“贫贫互助”居家养老服务站增加到37个,助老员增加到83人,服务贫困留守老年人249户,让更多农村留守老人感到温暖。

下一步,章丘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要求,紧紧围绕争创省级养老服务示范区,积极规划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做到机制健全、保障有力、服务提升。健全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全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推动农村养老工作高质量发展。完善农村养老兜底保障措施,建设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对镇(街)敬老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农村幸福院功能,提高农村养老机构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兜底保障能力。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支持政策,从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聚焦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人家庭,让更多农村困难老年人安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委书记)

 

实施“乐龄陪伴”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王毅

 

太康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全县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有21.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6.2%,农村老年人的快速增长给农村养老服务带来严峻考验。近年来,太康县积极探索集中供养、居村联养、社会托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五养模式”路径,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难题。2019年11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将太康列为“乐龄陪伴工程”首批试点,两年多来,太康县委、县政府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密切合作,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4.png 

高度重视,扎实有序推进

2019年11月和2020年7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先后两次莅临太康实地调研、指导。太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经过调研,太康县依托现有集中供养机构,通过改造、拓展服务内容的方式,开展乐龄陪伴试点工作。在2020年3个试点单位的基础上,2021年全县又精心筛选50家试点单位建设“乐龄之家”,惠及老年人3000余名。

完善设施,满足老年人需求

两批确定的53家试点单位,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通过政府采购老年健身器材、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等设施设备,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对于采购的物品,严把程序关、监督关,委派专人进行验收核实。独塘乡敬老院征求入住老人意见,采购了按摩椅和健身器材等;马厂镇姬庄居村联养点现入住87位老人,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资助采购空调、冰柜、按摩椅、跑步机等设施器材,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深受老人欢迎。

强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太康县切实做到每个“乐龄之家”有专人负责管理,所有配套设施均有专用标签,建立实物台账,健全档案资料。常营镇济民颐养家园利用“乐龄之家”配套的广播设备、投影仪、运动器材等,积极组织院民开展文体活动;高贤乡医疗护理型养老院利用“乐龄之家”配套设备,建立了文艺活动室,经常组织老年人表演坠子、评书、名家名段、红歌等文艺活动。

广泛宣传,发挥示范效应

“乐龄之家”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太康县编印成故事汇编,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在全县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一批有爱心、热爱老龄事业的社会人士主动参与到“乐龄陪伴工程”中。高贤乡“乐龄之家”负责人陈国厂荣登“中国好人榜”,还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试点机构的院民大力宣传实施“乐龄陪伴工程”的重大意义,为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规范提升,凝聚共建合力

“乐龄陪伴工程”的实施,有力助推了太康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促使全县持续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护理员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建立了超过2000人的助老志愿者服务队。各集中供养机构实行互助兴院,院民之间建立帮扶对子,着力打造互助式养老,有效解决了农村养老服务人员匮乏的难题。积极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资金短缺的难题。目前,太康县通过整合闲置村室、校舍等资源,采取民建公助等形式,按照乡镇每个工作区设立一个居村联养点的原则,新建、改建居村联养点157个。统筹社会资源实现医养康养相结合。全县29家医院为辖区1050名失能半失能和慢性病老人提供住院治疗、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满足老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的目标。

(作者系河南省太康县委书记)

 


资讯中心
公众参与
项目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