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中心 > 老龄新闻 >
贵州:老年学校让易地扶贫搬迁老人“稳乐享”
发布时间:2021-02-16 10:00:27 来源:新华网


老年学校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让易地扶贫搬迁老人“稳乐享”

  “不想搬!”住在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杨引兰说,以前在老家,帮扶干部刚开始动员我们搬进城里时,许多老人的想法就是如此。

  “都不想回老家去喽。”这是杨引兰搬出来,住了一段时间后的思想转变。

  安置点成立了老年学校,是促成这一转变重要原因。

  杨引兰说,之前不想搬,就是因为在农村可以到处串门,有很多事可以做。搬到楼房,虽然门对门,却都关着门,年纪大了也不能出去工作,担心“闷得慌”。

  安置点老年学校的成立,彻底打消了杨引兰的担忧。现在她参加了老年学校的感党恩山歌队,还经常约隔壁邻居一起到活动室唱歌、打牌、锻炼身体,生活多姿多彩,不再无聊。

  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在搬出来后能稳得住,是全国搬迁人数最多的贵州正着力推进的工作。一方面,通过引入产业、组织培训务工等方式让搬迁群众能就业、有收入;另一方面,注重搬迁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通过建立老年学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杨引兰所在的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全省集中安置超过2万人的大型安置点之一,有超过4000户搬迁群众,解决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非常重要。

  为此,天柱县联山街道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年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因地制宜全面创办老年学校,正把安置点的老年学校打造成为老年人教育服务最贴近实际、老年人最喜爱的活动阵地。

  目前,老年学校已经成立了器乐班、山歌班、象棋班、文艺班等,通过引入天柱县老年大学的专业师资力量,有针对性地在安置点选择老艺人、民间歌手以及有特长的老年人任教师或顾问,通过“以练代教”的方式培养师资队伍。

  老年学校还通过组建山歌、侗歌、腰鼓、舞蹈、健身、上门服务等6支老年人队伍,开展集中宣讲、专题讲座、政治讲堂、上党课等,让老人们了解最新的政策和贵州的发展,增强老年学校文化建设的生机活力。

  “平时儿女工作都很忙,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家庭,以前在老家我总是一个人……”76岁的搬迁群众杨万兴说,搬到这里后,老年学校经常组织唱歌、宣讲等活动,反而比在老家时有意思。

  从“要我搬”到“我要搬”,从“不想搬”到“不想回”,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老年学校让原本楼房里“户对户、门对门”不认识的邻居聚到一起,让搬迁出来的老年人实现了思想转变,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像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了老年学校的安置点在全省已有181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办老年学校工作已被纳入各地老年教育工作要点。据省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下一步还将在更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老年学校,让搬迁老人们能够“稳”在搬迁安置点、“乐”在搬迁安置点、“享”在搬迁安置点,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记者 李薛霏)

 


资讯中心
公众参与
项目推荐
热门推荐